对涉及保护区划定或调整的问题,省级环保部门要提前介入指导,加强协调。
但以目前美元汇率计算,金额已经折价很多。虽然欧盟国家大体上填补了空缺,但依然留下了巨大漏洞。
2014年,美国为GCF的认捐金额超过其他国家总和,但是特朗普上台后撤销了20亿美元,并拒绝进一步捐助。那些被国内政治问题所困扰的国家也有可能增加捐助金额。今年的会议原计划于12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但因大规模示威活动被智利总统取消。那些相比于2014年融资金额没有显著增加的国家,也面临着国际压力。该国承诺捐助3亿加币,与2014年相同。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刚刚赢得第二任期。发达国家日前承诺为帮助低收入国家进行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捐助98亿美元。据村民介绍,金星村附近的一家造纸厂从2006年起,在6年的时间内长期向海拉尔河排污,从而造成了污染。
自1999年以来,呼伦湖水位逐年下降,面积快速萎缩。远看似乎很美,近看浑浊不堪,里面还有不少杂物。面对层出不穷的质疑,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一负责人说,呼伦湖是我们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整个区域之内,尤其是核心区和缓冲区,我们这些年进行了生态移民,严格管理,基本上制止了人为因素。呼伦贝尔市水利局一工作人员如是说。
通过上述治理工程,显著增强呼伦湖水循环能力,减轻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力争2017年底湖泊水质从劣Ⅴ类提高到Ⅴ类,环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湖区周边沙化土地、工矿区、生活区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管护能力明显增强。对于呼伦湖生态日渐恶化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
为加强对呼伦湖的生态保护,1986年当地政府在此设立自然保护区,1990年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例如,3条主要河流水源不足,呼伦贝尔市便启动了引河入湖工程,直接从海拉尔河修建引水沟渠,将河水引入湖中,每年能为呼伦湖补水7.5亿立方米。重点项目人为搁置治理效果大打折扣呼伦湖保护区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区域,也是我国唯一跨三国建立的国家保护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点,其国际影响力、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不可估量。甘珠尔花是呼伦湖边一个有百余户人家的村庄,这个村庄的很多居民一直以捕鱼为生。
这是呼伦贝尔市自然保护区历史上首部一区一法,也是呼伦贝尔市自然保护区立法的里程碑。在海拉尔河的上游,有一个金星村。近年来,社会上质疑呼伦贝尔草原开发会破坏水资源的声音此起彼伏。湖水盐碱度增加,生态功能衰退,使这一带的生态受到严重威胁。
呼伦湖保护区主要由呼伦湖、新达赉湖、贝尔湖(中国部分)、乌兰诺尔、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入湖口等河流和大小型湖泊组成,是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河流、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有人说,气候因素导致呼伦湖进入正常枯水期,水位下降不可避免。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呼伦贝尔市应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确保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呼伦湖,当地牧人也称它为达赉诺尔、达赉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内蒙古第一大湖。特别是工程项目研究论证不够,有的甚至仅凭某个研究单位的个别专家意见,就彻底变更技术路线,管理混乱,监督松懈。
此外,为了解决蓄水量萎缩问题,当地相关部门也想了不少办法。对于呼伦湖生态日渐恶化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此外,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呼伦贝尔市在治理项目实施中,既没有有效协同推进机制,也没有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工程项目擅自调整,任意变更;对环境治理影响较大的项目往往被延期或简化,用于管护、执法能力的项目投资增长到总投资的32.3%。今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在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指出,呼伦湖的生态地位至关重要,中央领导同志就其保护治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但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整改牵头单位,没有履行应承担的职责,不仅统筹推进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地方不够,在治理规划编制审核上敷衍应对,而且在工程项目管理上流于形式。这里的水根本就吃不了,黄黄的,还有一股臭味。呼伦湖管理局设13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资源管理科、科研宣教科、规划建设科、法制科以及8个管护站,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管理。
● 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之称。后日本人侵入东北,也曾在此疯狂采挖金矿,严重破坏了当地水系和生态。
尽管这家造纸企业已经关闭,但附近的居民生活却受到了持久的影响。据了解,呼伦湖管理局组建于1994年,核定事业编制42名,直属呼伦贝尔市政府领导。
工程项目实施存在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等问题,治理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按照实施方案,2016年至2017年重点建设任务包括草原生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水利工程、环境整治、管护能力等五大类20项工程,规划投资21.08亿元。
呼伦贝尔市水利局一工作人员如是说。而现在,湖水又浑又脏,已没有人再愿意下去。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此举对遏制呼伦湖水位下降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水污染的问题却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分为五类,劣五类水即污染程度超过五类的水,已不适宜饮用。
而近几年,由于呼伦湖的水质持续恶化,守着大湖的村民们,不但捕不到鱼,就连吃水都成了难题。面对层出不穷的质疑,呼伦贝尔市环保局一负责人说,呼伦湖是我们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整个区域之内,尤其是核心区和缓冲区,我们这些年进行了生态移民,严格管理,基本上制止了人为因素。
但上述负责人坚持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呼伦湖生态恶化与当地厂矿企业有什么关联。呼伦湖畔的村民陈某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是曾经的呼伦湖美景,而现在只能在记忆里寻找。
为拯救这个母亲湖,呼伦贝尔人不遗余力。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说,在呼伦湖综合治理工作中,当地政府敷衍应对,得过且过,甚至为了当地有关监管单位利益,不惜大幅调整项目建设内容。
盛夏的呼伦湖,蓝天下碧波万顷。我们在湖边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厂矿企业,但是周边的地下水和几条河流都与呼伦湖相通,在这些河流附近开矿建厂,就不会对湖水产生影响吗?一位当地牧民说。据呼伦贝尔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近五年来呼伦湖湖水的砷含量一直超标。由于呼伦湖是只进不出的典型内陆湖泊,这种类型的湖泊对污染物质净化能力很低。
甘珠尔花村民韩某说。通过上述治理工程,显著增强呼伦湖水循环能力,减轻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力争2017年底湖泊水质从劣Ⅴ类提高到Ⅴ类,环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湖区周边沙化土地、工矿区、生活区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管护能力明显增强。
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呼伦贝尔市应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确保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于呼伦湖污染物砷的来源,呼伦贝尔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此前回应媒体时说,监测站能力不足,查不出,目前了解的情况是,呼伦湖周边没有砷污染物的排放源,其他原因还需要确定。
自1999年以来,呼伦湖水位逐年下降,面积快速萎缩。水天一色的湖面上,小巧的凉亭立于湖心岛,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欢迎八方来客。